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

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和管理学院师生参加联合国信息社会全球峰会和“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

2025 年 7 月 7 日至 11 日,联合国信息社会全球峰会(WSIS)和“人工智能向善”(AI for Good)全球峰会在瑞士日内瓦举办。在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合作处的指导支持下,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常务副院长、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浩和管理学院副院长关宏组织带领国际组织创新学院、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机电学院等学院研究生深度参与系列高级别活动,主办多场专题会议,在国际舞台展现北理工在人工智能教育、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青年力量,为科技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峰会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和瑞士联邦共同主办,IT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联合组织,吸引了来自全球150余个国家的政府、企业、高校、国际组织和青年代表超过一万一千人参会,共商共议人工智能领域包容发展和合作。

WSIS会议全景.jpg


聚焦人工智能和教育,探索中欧融合共鸣

7 月 7 日,北京理工大学和外交基金会/日内瓦互联网平台(Diplo Foundation / Geneva Internet Platform)在信息社会全球峰会联合主办“智慧教育:中国欧洲教学实践融合共鸣”论坛。

7月7日照片1.JPG

刘浩分享北理工智慧教育成果

会上,刘浩致辞并代表北理工作主旨发言,他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育”,介绍了北理工对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教育规律和本质,教育变革方向的思考,分享了北理工智慧教育的理念、行动、历史、成就,向国际同行讲述了北理工三代人接续奋斗培养卓越人才取得的成绩。 刘浩表示,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同国际组织及全球高校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国际事务、拓展国际视野的平台,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全球数字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青年力量。外交基金会执行董事Jovan Kurbalija博士,德勤中国前主席、荣休合伙人、香港大学荣誉院士施能自博士分别结合自己的欧洲经验、产业经验进行了分享。

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博士研究生包真祯发言

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博士研究生包真祯则从学生视角出发,结合自身学习体验,分享了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亲身体会。她提到,AI 工具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更推动了跨学科思维培养,学校需要就此更新培养方案,包真祯的分享引发在场国际学者对 “以学生为中心” 的AI时代教育模式的共鸣。

参会者围绕智慧教育热烈讨论

来自联合国机构,美国、印度、英国、土耳其、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同北理工师生围绕人工智能和教育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

深耕 AI 多维度治理 青年学者绽放国际舞台

7 月 8 日,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外交基金、科学技术促进会(SASA)共同主办 “人工智能同哲学、教育和治理” 国际会议,刘浩和Jovan Kurbalija担任大会联合主席,日内瓦科学和外交预测者(GESDA)科学预测哲学架构师Manuel Gustavo Isaac博士,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关宏、教育学院吴杨教授、徐源教授和研究生代表出席,国际胜任力发展委员会(ICDC)代表和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学生代表参会。

刘浩教授和Jovan Kurbalija博士联合主持会议

刘浩以“人工智能哲学、教育和治理的多维互动”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倡导在技术中立前提下推动AI向善,结合北京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制度阐述了教育和AI双向赋能的实践体悟,分享了中国传统儒学、道教、法家和墨家哲学中蕴含的人工智能治理智慧。

博士研究生包真祯聚焦 “AI Trustworthiness”(人工智能可信度),从技术伦理、用户信任构建角度剖析了构建鼓励创新和产业友好监管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建议。

博士研究生徐昕以 “AI Green Governance”(人工智能绿色治理)为主题,结合我校主导的 “AIM Green Index” 项目经验,剖析绿色人工智能治理的标准构建和全球协作模式,阐述了绿色人工智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治理路径,展现了北理工在全球绿色人工智能议程中的投入、成果和影响。

北京理工大学师生参加人工智能同哲学、教育和治理国际论坛

两位青年学者的口头发言获得参会嘉宾高度认可,展现了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和管理学院在培养青年学术人才方面成效,为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奠定了青年基础。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派员参加会议,并对会议给予支持指导。


公私合作共话数字经济包容,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7 月 10 日,刘浩受邀出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主办的 “全球数字契约:面向包容性和惠及所有人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主题论坛。该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如何推动包容性数字经济发展,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实现,联合国副秘书长兼数字和新兴技术特使阿曼迪普·辛格·吉尔、UNIDO副总干事兼技术合作和可持续工业发展司司长邹刺勇分别致辞发言,CGI、微软、亚马逊AWS、NTT Data等国际知名数据和人工智能企业出席会议。

刘浩就人工智能绿色指数(AIM Green Index)发言

作为北理工 “人工智能绿色指数”(AIM Green Index)项目核心推动者,刘浩在发言中介绍了该项目在引导 AI 技术向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实践经验,强调通过标准制定和国际合作,让人工智能成为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全球经济公平发展的工具。议期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联合国开发协调办公室(UNDCO)、数字包容技术办公室(ODET)同北京理工大学等合作伙伴联合发起全球倡议,征集包容性数字经济解决方案。


对接全球政策,深化多边合作网络

7 月 11 日,北理工师生受邀参加2025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际电联(ITU)联合主办的高级别研讨会,会议聚焦发展中国家信息通信技术(ICT)能力建设和国际合作。中国工信部副部长单忠德、ITU 副秘书长托马斯・拉玛瑙斯卡斯、古巴通信部副部长埃内斯托・罗德里格斯・埃尔南德斯等多国政要及国际组织高层出席会议并发言。

刘浩代表学校参加 “深化中国和国际电信联盟合作” 圆桌会谈,就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际电信联盟学术成员在参与国际电信规则标准制定,推动数字治理管理能力建设、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协同联合国和相关国际组织,服务青年人才成长和ITU各局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展开讨论。


人工智能向善,服务全球金融新范式

7月11日下午,北理工联合瑞士人工智能金融团队举办“人工智能向善:运用AI构建更公平的全球金融体系”论坛,刘浩、关宏和瑞士人工智能金融团队共同主持论坛,微软、日内瓦外交科技预测者(GESDA)、信任谷(Trust Valley)、RB Labs做论坛发言,并进行了产品和服务现场展示,来自欧洲、美洲、亚洲的专家和北理工师生参加了论坛。

7月11日 照片2.jpeg

论坛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普惠金融、跨境支付、金融犯罪预防等领域创新应用和发展前景,各方就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金融服务可及性、安全性和透明度展开对话,鼓励积极推动新兴技术支持建设包容、可持续的全球金融体系。北理工研究生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金融从业者能力要求,金融科技为就业市场带来的机遇挑战进行了发言交流。

以行动践行全球治理使命

此次日内瓦系列活动是国际组织创新学院、管理学院贯彻落实学校国际化、狠抓人工智能、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复合人才,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体现。通过主导论坛、青年参与、多边合作等形式,学校不仅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北理工在人工智能教育、绿色治理、ICT 能力建设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搭建青年学者融入全球对话的桥梁,强化全球规则制定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为中国高校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提供实践范本。这既是我校推进国际化办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生动实践,也彰显了中国青年在全球 AI 治理中的责任和担当。

未来,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和管理学院将继续围绕“北理品牌、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科学系统谋划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提升学校学院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助力更多青年学者在全球舞台上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大合照.JPG

北理工参会师生在WSIS+20现场